传说网网络滚雪球和投稿的方法 一."网络滚雪球"方法: 除新闻类栏目外,原则上其余栏目均可进入“网络滚雪球”文字游戏程序。一为“攒雪球”:写作发起人写开篇,然后交他人续接,自己也可以续接;二为“滚雪球”:或纵向续接他人所“攒”之“小雪球”,将其滚大;或横向就同一主题独立成篇,另“攒”一个“小雪球”;以上方法都可以逐渐滚写成“大雪球”;各个“雪球”逐渐合并滚成全网站的“大雪球”。 二.投稿方法: “攒雪球”即撰写开篇的作者,可将稿件投至下面的邮箱,注明文章的标题、尊姓大名(笔名)及联系方式;“滚雪球”续写的作者,可以直接在文章下部的评论中续写,评论栏目最多可输入文字900字左右,如果一次上传容量不够,可以分多次上传,并请注明序号。无论是“攒雪球”还是“滚雪球”,本网将择优正式发表。我们尤其热烈欢迎“文学青年”试笔,展示风采。
投稿信箱:quweibj@163.com或1602929101@qq.com 投稿微信:QLSYW418 传说网在线 QQ群:196314717,欢迎传说网友入群交流 ![]() |
薛士圻:笔墨绝妙超群伦 二维码
薛士圻:笔墨绝妙超群伦 薛士圻给不同肤色学生示范作画。 1998年,薛士圻在温州文化宫举办个人书画展。 4岁,举家迁往温州;21岁,以上海考区总分第一名成绩考上中央美术学院;22岁,被打成“右派”;44岁获平反重拾画笔;66岁时,,以写意画享誉画坛……这位经历坎坷的画坛奇才就是瑞安人薛士圻。薛士圻与齐白石有着鲜为人知的亲情关系,潜心研究齐派画法20余载,将自己的所学融入国画中,其画风继承了齐白石大写意的风格。以最少的笔墨表达尽量多的内容,始终是他追求的方向。他重视水、墨、色在宣纸上的微妙变化,力求一笔到位,技艺纯熟。 画家、著名美术评论家黄均先生评价薛士圻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说:“薛士圻的人物画,擅用焦墨,大笔中锋,雄浑有力,挥洒壮观,颇有巨匠之风。”5月中旬,记者在北京见到了这位平易近人、画艺精湛的画家。 21岁高分考取中央美院 薛士圻是城关硐桥人,4岁时,全家举迁温州。薛士圻从小就对绘画有极浓厚的兴趣,14岁加入温州绘画会,师从陈垂平先生学素描和水彩。因为有自己的爱好,薛士圻的童年生活过得很充实。对他而言,只要能拿起画笔,那就是无比的快乐。 水乡温州的柔美景象给薛士圻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习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变成一幅幅纯真的画作,童年的快乐就洋溢在画笔与画纸的交集中。拿起画笔作画,成了薛士圻最大的愿望。他渴望作画,渴望与画结缘,渴望让绘画成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机会终于来临。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在上海招生。年仅21岁的薛士圻专程赶到上海参加考试。经过初试(素描与创作)、笔试(语文、历史、地理、政治等)和面试(文艺理论)后,薛士圻焦急地等待着考试结果。3个月后,捷报传来,薛士圻以上海考区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中央美术学院是我国最高的美术学府,只要能呼吸这里的空气,或许人生的轨迹就会有所变化吧?薛士圻满怀希望踏入这座学府,期望能有一个全新的开始,不料等待他的却是意想不到的遭遇。 22岁被打成右派 在学画之人最向往的最高学府里,薛士圻勤学好问,铜版、石版、木刻、油画、水彩、写意、工笔、雕塑……他都刻苦钻研,力求完美。就在这位满怀理想的艺术奇才沉浸在艺术王国里,贪婪地学习绘画技法之际,一个晴天霹雳,将他的艺术美梦砸得支离破碎——年仅22岁的他竟被打成了右派。此事说起来甚为荒唐,在反右运动即将结束时,因为学院要凑右派名额,就补了3名对象,其中就包括薛士圻。 就这样,在中央美术学院仅上了一年学的薛士圻被下放到北京双桥农场劳动改造,握惯画笔的手不得不拿起锨把、锄头、镐把,白净的手上磨出了水泡、老茧。面对重重磨难,年轻的薛士圻挺住了。每天干完超负荷的体力活后,他就坐在郊外的空地上,看看闪耀的星空、皎洁的明月,虽然不能手握画笔,却不能阻止他心中对作画的渴望。他开始在脑海里作画,以心灵的笔触去画他的所见所感。 在双桥农场劳动了2年,毕业时,薛士圻被允许交一份毕业设计。他上交的毕业设计是温州风景(版画),套色木刻。就是这位被下放2年的学生交上来的毕业设计,不但得到老师一致的好评,还被选登在《光明日报》上,这对年轻的薛士圻而言,是莫大的鼓舞。但生活的磨难却并没有就此结束,美院毕业后,他没有如愿留在中央美院,却被分配至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搞商品宣传教学。但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开启另一扇窗,此时,薛士圻遇上了影响他一生命运的人。 (下转第10版) 薛士圻给不同肤色学生示范作画。 1998年,薛士圻在温州文化宫举办个人书画展。 机缘巧合成齐派传人 在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搞商品宣传教学时,齐白石五子齐良已的女儿正在该校学习。齐良已很欣赏薛士圻的才学,见其性格忠厚、待人真诚,便有意将女儿许配给他。在齐良已女儿毕业后,薛士圻与其联姻,成了齐良已的女婿。 齐良已自小跟着父亲学画,以临摹父亲的画作为乐,他临摹的齐白石画作几乎可以乱真。受岳父的影响,薛士圻开始研究齐白石的画作,决心做齐派弟子,发誓要把齐派艺术发扬光大。 齐白石擅画民间题材,如将大白菜、锄头、蝈蝈等融入文人画,其绘画有三绝:虾、蟹、鸡雏,特别是他画的虾,栩栩如生,情趣盎然,巧妙地利用墨色和墨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丰富的意味。虾的精神状态、虾的有弹力的透明体、虾在水中浮游的动势,均被白石老人表现得惟妙惟肖。 在观摩齐白石的画作后,薛士圻收益颇丰,在继承齐白石衣钵的同时,他把齐白石融入人文气息中的各种题材更加深化和具体化。他擅长大写意,尤善意笔人物及花鸟虫鱼,水墨淋漓,空灵清新,他把齐派绘画用色单纯向变化微妙和内涵丰富的方向发展,显示出画家在运笔、施墨、用水、敷色方面的纯熟技艺。如画虾,一改常见一顺的风格,他画的虾顺逆交错、前后叠遮,曲伸变化意态万端,虾体晶莹透彻、天趣自然,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重拾画笔享誉国内外 22岁被打成右派,22年后,44岁的薛士圻重拾画笔。人生最美好的20多年,丰富了他的历练。薛士圻淡定从容,从不埋怨命运的不公。他说:这20多年是他人生中最苦难的日子,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学会了用心灵去看人间万物,这对他以后的艺术生涯,产生了很大影响。 1979年,被糊里糊涂打成右派的薛士圻终获平反。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再次拿起了自己心爱的画笔,开始作画。1984年,薛士圻带着自己的两幅画《铁拐李》与《云游罗汉》去找吴作人先生。在展开《云游罗汉》一图时,大笔中锋、雄浑有力、挥洒壮观,吴作人先生眼前一亮,在画作左下方题下“浑朴”二字,盛赞其用笔老辣、造型准确。颜文梁老先生称赞薛士圻的人物画“大笔中锋人物世所稀也”。画坛泰斗的盛赞,给了薛士圻莫大的鼓舞。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进入创作高峰期,画作很快享誉国内外。 1997年香港回归,应香港台湾商会之邀,薛士圻在香港文化中心举办书画展;1998年国际美术年之际,薛士圻于5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书画展,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世界各国书画爱好者与收藏家争相购买、收藏他的画作。1993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薛士圻书画集》;其画作《云游罗汉》收入《当代中国名家书画宝鉴》,《科实图》收入《中国当代中青年书画精品集》,《虾趣图》收入《世界华人书画作品选集》,《铁拐李》收入《跨世纪精典》。 声名在外,慕名前来向薛士圻拜师学艺的学生络绎不绝,其中更多的是外国学生,他的学生来自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遍布全球。从收第一个学生至今,薛士圻已记不清自己到底收了多少个学生。最近几年,薛士圻已鲜少收学生,他正在为明年的奥运画展作准备。虽年逾七旬,但他仍坚持每天作画,他说绘画已成为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哪天不动动笔,他就觉得不自在。 人物简介:薛士圻,1935年生,瑞安人。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1966年和一代宗匠齐白石老先生之孙女结婚,在这个世家中,20年来耳濡目染,对於齐派绘画有精湛的研究、继承和发展。薛士圻擅长意笔人物、山水及花鸟虫鱼,无不水墨淋漓豪情横溢,多年来深得老一代画家的指授和高度评价,其作品为国内外画坛所瞩目。1997年、1998年举办3次书画展,引起各界人士的极大兴趣和关注,评论家认为他是名副其实的齐派传人。他在继承齐派艺术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上一篇霍广林:炉火纯青画梅花
下一篇百里杜鹃 醉美毕节
文章分类:
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