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微店:中国传说网珠宝工坊
曲老师的微店


投稿 quweibj@163.com

微信图片_20230131161420.jpg

传说网网络滚雪球和投稿的方法


."网络滚雪球"方法:

    除新闻类栏目外,原则上其余栏目均可进入“网络滚雪球”文字游戏程序。一为“攒雪球”:写作发起人写开篇,然后交他人续接,自己也可以续接;二为“滚雪球”:或纵向续接他人所“攒”之“小雪球”,将其滚大;或横向就同一主题独立成篇,另“攒”一个“小雪球”;以上方法都可以逐渐滚写成“大雪球”;各个“雪球”逐渐合并滚成全网站的“大雪球”。


二.投稿方法:

   “攒雪球”即撰写开篇的作者,可将稿件投至下面的邮箱,注明文章的标题、尊姓大名(笔名)及联系方式;“滚雪球”续写的作者,可以直接在文章下部的评论中续写,评论栏目最多可输入文字900字左右,如果一次上传容量不够,可以分多次上传,并请注明序号。无论是“攒雪球”还是“滚雪球”,本网将择优正式发表。我们尤其热烈欢迎“文学青年”试笔,展示风采。

  

  投稿信箱:quweibj@163.com1602929101@qq.com

  投稿微信:QLSYW418

  传说网在线 QQ群:196314717,欢迎传说网友入群交流


传说网微信公众号子系统

17、九号院  文/赵兹

 二维码
热眼旁观30年(17)

2011-05-26 14:53:43

17、九号院

1981年元月,《财贸战线》更名为《中国财贸报》,此时,国务院财贸小组由西黄城根南街九号院迁往中南海办公,报社就由北方旅馆搬到财贸小组在原九号院的用房。198311,《中国财贸报》又更名为《经济日报》,报社则搬到王府井大街277号原《人民日报》旧址,1949年前,这里曾是《华北日报》和中央社北京分社的办公地点。

但报社的办公条件并未得到大的改善,办公室仍不够使用,有一些部门,如总编室夜班等就迁至宣武区的回民中学内。用199310月新调到报社来的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余焕春的话说:“《经济日报》的工作条件确实很差,在全国新闻界、报界恐怕也是不多的。”1996年,报社全部搬到了今天的白纸坊东街2号。

这里位于北京南城,据1936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介绍:当时“白纸坊一代商号有20余家,居民十之五六以手工制纸为生活者,平市所售之豆儿纸,多为白纸坊手工业品。”好了,豆纸如今改为印刷纸了,报社所在地为原北京塑料六厂的厂址。至今,《经济日报》报头下有两个序号,其中的总序号就是从《财贸战线》创刊号开始,由《经济日报》延续至今。

说到几个社址,不能不提及西黄城根南街九号院。这里曾是明、清时代的王府,由六、七个规模不等的四合院组成。明末李自成进京之初,并没有直接入住紫禁城,而是先住进了这里。

报社搬到九号院时,北面三个较大的院落,据说分别住着华国锋、姚依林和张劲夫。有次,我星期天临时到报社有事,无意中透过远处两座房屋的间隙,看到过正在院中散步的华国锋。2008820,这位曾担任过中共最高职务的领导人就是在这里以87岁高龄辞世的。

与报社同在这里办公的还有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家进出口委。当时农研室的主任是杜润生,自19821986年,每年中央关于农村改革的几个一号文件大都出自于此。我与和我同岁,曾任农研室副主任的翁永曦相识,他当时好像是中国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有时在资料室见到,感到他们总是十分忙碌。后来,他去了安徽凤阳任职,那里曾掀起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帷幕。不久,有一部由周里京主演的电视连续剧《新星》轰动一时,据说就是以翁永曦为原型拍摄的,再后来又听说他下台了。报社后也搬离了九号院,此后20多年就没有了音讯。

2008年春节期间,在中石油副总经理,原云南省副省长李新华的邀集下,我和翁永曦得以相见,大家聊得十分尽兴,并相约要经常聚聚。我问他现在何处高就,他则把只印有“翁永曦”三个字的名片交给我,并语带玄机地说:“良民翁永曦”。那天在座的还有北京大学东北亚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权元七,是位研究韩国经济的专家。

在进出口委工作的何玉舟和我都是老高一的同学,午间休息时,我们常在院中一起打排球,后来他到了经贸部工作。九号院的大门口和各院落之间都有岗哨,由于报社常有访客,时有年轻同事为接待来访者和警卫发生口角。新闻媒体和国家机关同处办公,确不方便。

《财贸战线》报头四个字,初为华国锋手书;改名《中国财贸报》后,采用的是标准隶书体;《经济日报》创刊时报头的四个字,则是民主遴选出来的。

当时在会议室挂满了社会各界选送来的报头提字,最后决定采用韩绍玉的作品,不仅报社同仁赞之,社会评价也好。韩本人属业余作者,也是我的朋友,至今我书房的墙上,还挂有他书写的“赵兹兄大雅正之”的李白“赠汪伦”诗句。可惜他后患癌症过世,住院时,我还和报社的老同事毛铭三、王秋和一起去看望过他。

1984101,《经济日报》开始使用邓小平新题写的报头,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