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网网络滚雪球和投稿的方法 一."网络滚雪球"方法: 除新闻类栏目外,原则上其余栏目均可进入“网络滚雪球”文字游戏程序。一为“攒雪球”:写作发起人写开篇,然后交他人续接,自己也可以续接;二为“滚雪球”:或纵向续接他人所“攒”之“小雪球”,将其滚大;或横向就同一主题独立成篇,另“攒”一个“小雪球”;以上方法都可以逐渐滚写成“大雪球”;各个“雪球”逐渐合并滚成全网站的“大雪球”。 二.投稿方法: “攒雪球”即撰写开篇的作者,可将稿件投至下面的邮箱,注明文章的标题、尊姓大名(笔名)及联系方式;“滚雪球”续写的作者,可以直接在文章下部的评论中续写,评论栏目最多可输入文字900字左右,如果一次上传容量不够,可以分多次上传,并请注明序号。无论是“攒雪球”还是“滚雪球”,本网将择优正式发表。我们尤其热烈欢迎“文学青年”试笔,展示风采。
投稿信箱:quweibj@163.com或1602929101@qq.com 投稿微信:QLSYW418 传说网在线 QQ群:196314717,欢迎传说网友入群交流 ![]() |
中外“十恶”观,各唱各的调 二维码
作者:曲炜 ![]() 有意思的是,史上中外都有“十恶”之说,再加上佛教的“十善”(反过来看就是“十恶”),这些来自不同历史和国度的“十恶”,“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形成极为不同的善恶标准,令人深思。 1 中国古代的“十恶” 在中国古代,“十恶”俗称“十恶不赦”。这是中国古代的十种重大犯罪:一为谋反,二为谋大逆,三为谋叛,四为恶逆,五为不道,六为大不敬,七为不孝,八为不睦,九为不义,十为内乱。这“十恶”自秦及以后逐渐形成,到北齐时始定重罪十条: 一反逆 二谋大逆 三叛 四降 五恶逆 六不道 七不敬 八不孝 九不义 十内乱 隋代始以“十恶”之名定入法典。经唐至清,除元代改名为诸恶外,相沿不改。《唐律疏议》称:“五刑之中,十恶尤切,亏损名教,毁裂冠冕,特标篇首,以为明诫”。 2 法国孟德斯鸠的“十恶” 孟德斯鸠(1689.1.18-1755.2.10),男爵、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律师,西方国家学说以及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孟德斯鸠的“十恶”如下: 第一恶:没有人性的政治 第二恶:没有思想的崇拜 第三恶:没有人文的科学 第四恶:没有道德的商业 第五恶:没有良知的知识 第六恶:没有真实的历史 第七恶:没有独立的精神 第八恶:没有自由的幸福 第九恶:没有劳动的富裕 第十恶:没有制约的权力 3 佛教的“十善”(“十恶”) 西藏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大臣吞弥桑布扎最初翻译的几部佛经中有一部名为《十善经》,主要讲解佛教“十戒”(或称“十善法”)。“十戒”的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 归结起来,佛教“十善”就是: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不绮语 不恶口 不两舌 不悭贪 不嗔恚 不邪见
“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善恶观 在人类历史上,善与恶始终是绕不开的话题。是“人之所以为人”(孟子)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善恶观却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没有完全一致的标准。 A.中国古代的“十恶”要求臣服君权。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十恶”规范的是君权与个体的关系,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安全保障都必须依附和顺从君权,否则便是大逆不道。因此,中国古代的“十恶”是代表国家的君权对于个体做人的规范标准和基本要求,是一股由外向内凝聚和压迫的力量,个体几乎没有个性可言。另外,对外,个体要臣服君王,对内,个体要孝敬长辈。 B.孟德斯鸠的“十恶”彰显独立人格。在逻辑上正好与中国古代的“十恶”相反,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立思考、道德良知和个性的自由张扬。而且,还要对可能伤害个性的在外权力进行制约。因此,孟德斯鸠的“十恶”是由内向外发散的,是独立人格的要求,外部的所有权力都是为保障个体的真实存在服务的。 C.佛教的“十善”要求自我约束。“十善”采用的是否定句式,以不能做某事为原则,要求个体去恶扬善。如果去掉“不”字,“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悭贪、嗔恚、邪见”就是“十恶”。佛教的“十善”(“十恶”)也是非常个性化的,是针对每个佛教徒最基本的要求。只不过它的要求与孟德斯鸠的“十恶”不同,佛教要求个体自我压抑个性中的邪恶,是个体人格运用内力的自我凝聚和完善,并不依赖外部的力量。在《佛经》看来,“他力本愿”只是外因和助力,而“自力本愿”才是内因和根本。 如果请您选择,您选哪一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