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微店:中国传说网珠宝工坊
曲老师的微店


投稿 quweibj@163.com

微信图片_20230131161420.jpg

传说网网络滚雪球和投稿的方法


."网络滚雪球"方法:

    除新闻类栏目外,原则上其余栏目均可进入“网络滚雪球”文字游戏程序。一为“攒雪球”:写作发起人写开篇,然后交他人续接,自己也可以续接;二为“滚雪球”:或纵向续接他人所“攒”之“小雪球”,将其滚大;或横向就同一主题独立成篇,另“攒”一个“小雪球”;以上方法都可以逐渐滚写成“大雪球”;各个“雪球”逐渐合并滚成全网站的“大雪球”。


二.投稿方法:

   “攒雪球”即撰写开篇的作者,可将稿件投至下面的邮箱,注明文章的标题、尊姓大名(笔名)及联系方式;“滚雪球”续写的作者,可以直接在文章下部的评论中续写,评论栏目最多可输入文字900字左右,如果一次上传容量不够,可以分多次上传,并请注明序号。无论是“攒雪球”还是“滚雪球”,本网将择优正式发表。我们尤其热烈欢迎“文学青年”试笔,展示风采。

  

  投稿信箱:quweibj@163.com1602929101@qq.com

  投稿微信:QLSYW418

  传说网在线 QQ群:196314717,欢迎传说网友入群交流


传说网微信公众号子系统

中国人体内发现“超级细菌”

 二维码

中国人体内发现“超级细菌”基因 对抗生素耐药性强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英媒称,研究人员11月18日说,在从中国人和猪体内采集的细菌(包括具有传染性的细菌样本)中,发现了一种能对终极抗生素产生强耐药性的新基因。

  路透社11月18日报道称,科学家称这一发现“令人担忧”,并呼吁紧急限制多粘菌素的使用。多粘菌素是一种包含药用粘菌素并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的抗生素。英国伯明翰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劳拉·皮多克说:“所有多粘菌素的使用都必须尽快降至最低限度,并停止一切不必要的使用。”

  以中国华南农业大学的刘华(音)为首的研究人员,在英国《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在质粒上发现了这种名为mcr-1的基因。质粒是容易被复制并在不同细菌间转移的可移动DNA。

  他们说,这说明该基因具有在细菌种群间传播和变化的“令人担忧的潜力”。

  这个研究团队已发现了mcr-1基因在常见细菌之间转移的证据,比如在引发尿道及其他类型感染的大肠杆菌与引发肺炎及其他感染的肺炎克氏杆菌之间转移。

  他们说,这说明“从多耐药性向泛耐药性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目前仅限于中国,但mcr-1很可能像其他耐药性基因一样……传播到全世界。”

  日益传播的mcr-1耐药性基因被发现,令人想起2010年另一种所谓“超级细菌”基因NDM-1被发现的新闻。那种基因出现在印度,很快传播至全世界。

  皮多克等人说,现在有必要建立全球mcr-1耐药性基因监控体系,努力阻止耐多粘菌素细菌的传播。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农用和兽用粘菌素生产国和使用国之一。在中国进行的研究中,从2011年到2014年,研究人员从4个省份的屠宰猪体内以及广州市30个露天市场和27个超市销售的猪肉和鸡肉中采集了细菌样本。他们还对广东和浙江两家医院的感染患者体内细菌进行了分析。

  他们发现,从动物和生肉中采集的大肠杆菌样本内存在mcr-1基因的比例很高。他们还说,令人担忧的是,阳性样本的比例逐年升高,而且在1322名住院患者的16份大肠杆菌和肺炎克氏杆菌样本中也发现了mcr-1基因。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戴维·佩特森和帕特里克·哈里斯在《柳叶刀·传染病》杂志上发表评论文章说,粘菌素在农业中的使用、屠宰动物体内的粘菌素耐药性、食物中的粘菌素耐药性、人体内的粘菌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链现在已经完整。


  他们说:“使这些环节脱钩的少数解决办法之一是限制或停止粘菌素在农业中的使用。否则就会引发大规模的公共卫生问题。”

资料图:基因双螺旋结构CG模型图。(图片源于网络)
资料图:基因双螺旋结构CG模型图。(图片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UN625)原标题:中国人体内发现“超级细菌”基因 对抗生素耐药性强


文章分类: 传播
分享到: